沪深港通继续免个税,为中国经济坚持向好态势提供了更为开放、有活气的金融环境。
2021年12月4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三部门结合宣布公告,对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和通过基金互认买卖香港基金份额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自2021年12月5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继续暂免征收有关个人所得税,体现出部门为推进更多投资者关注和参与香港资本市场,以税收杠杆勉励投资者参与沪港通、深港通,从而推进香港股票市场与内地投资者的更多对接,为香港股市繁华提供强力支撑。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我国金融范畴中能够起到相当水平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沪港通、深港通,以及税收在内的政策优惠,可以让更多内地投资者分享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红利,同时也巩固和提高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位置,有利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国际化发展。
近年来,沪港通、深港通所体现的金融开放创新,提供了良好的香港与内地金融交换和合作样本。以沪港通为例,截至2021年11月16日,沪港通运行4年,累计成交金额已达10.3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沪股通累计共930个交易日,交易金额
6.05万亿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金额65.02亿元人民币;港股通累计共912个交易日,交易金额
4.27万亿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金额46.77亿元人民币。而今年1月起至今,沪股通成交金额达
2.35万亿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金额116.25亿元人民币。自3月底着手,北上资金连续流入A股市场,趋势较为显著,累计流入约1500亿元人民币,更展示出沪港通给双边资本市场带来的增益。
可以看到的是,基于香港资本市场的各种优势,不少内地企业也纷纭选择在港上市,尤其是互联网、通讯、生物医疗等高科技范畴更是如此。香港联交所于2021年4月24日正式发布,将从2021年4月30日起,接受同一股份不同权力架构的公司到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香港股票市场交易规矩的一次重大改造。香港股票市场自身的不断进化,进一步带动了内地互联网、通讯等企业赴港热。如2021年,共有101家中国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其中在主板上市的有84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有17家。前不久,阿里巴巴团体也选择回归香港股市,更凸显出香港资本市场为内地企业提供更全面服务、内地企业集中上市让香港股市交易活跃、实力继续加强的良性循环。
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可以选香港及内地蓝筹股,享有更多的优质上市企业选择面。再加上中央释放的免税等利好信息,预计接下来会有更多内地股民布局香港股市,南下资金量不断增长。
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稳步发展,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速,内地资本市场也进一步扩展了开放,未来将呈现资金南下、北上两旺局势,为多边投资市场稳步发展带来足够人气和交易量。由此还为未来实施更大力度市场化改造、更大规模对外开放、更高程度的金融服务一体化打下良好基本。这也为中国经济坚持向好态势提供了更为开放、有活气的金融环境。(起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