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掌舵的万达集团彻底告别房地产了?
是的,王健林是这样宣布的。
下面是有关于王健林的报道:
“目前的中国房地产正站在珠穆朗玛峰,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没有‘高处’了。”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
“高处不胜寒”——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打拼了近30年的王健林可能对此最有体会。最近几个月,通过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且又让人惊掉下巴的资本运作(涉及总金额高达1000亿元以上),王健林掌舵的万达集团官方微信在今天宣布:
万达彻底告别了房地产!
千亿资产大腾挪
先是7月19日,万达商业分别与融创中国、富力地产签署了转让协议,万达以637.5亿元的总价将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权以及十三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分别转让给富力和融创。
“只要有万达,迪士尼十年到二十年之内盈不了利。”王健林的这番豪言壮语随着十三个文旅项目的易主随风飘散。就当大家错愕于首富忍痛割爱的决绝之时,王健林的大动作一个接一个。
从今年2月以来,万达集团密集收回至少400亿元万达广场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在已建成的万达广场中,至少有84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减少,累计减少401.63亿元。
7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柳南万达广场、枣庄万达广场、盐城万达广场及焦作万达广场这四个万达广场已经完全被中信信托持有;7月5日,南昌西湖万达广场被珠江人寿纳入麾下;北海万达广场、抚州万达广场、九江万达广场、雅安万达广场、辽阳万达广场则被民生信托持有。
万达最近的一项大动作就发生在8月9日深夜10时52分,万达酒店发展公布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和万达文旅集团注入香港上市公司,总金额达到了70.5亿元人民元。
综合上述信息计算,王健林已经完成了总金额高达1109.63亿元的资产大腾挪。
万达所有的动作,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其主线其实非常明确:轻资产。
今天,万达集团官方微信表示,注入上市公司万达酒店发展的万达文旅和万达酒管都是轻资产公司。万达文旅主要从事主题公园设计、建造及营运管理业务。万达酒管主要从事酒店设计、建设及营运管理业务。
万达卖掉的是酒店资产,但保留了酒店管理公司,卖掉的万达酒店仍归酒店管理公司管;万达卖掉了万达城91%的股权给融创中国,但是万达依然是万达城品牌拥有者和经营管理者。
按照万达的说法,“万达只卖掉了钢筋混凝土的肉身,而留下了轻资产的灵魂”。同时,万达集团在文章中表示,万达彻底告别了房地产,从此大步走上轻资产之路。
从今年年初,“轻资产”三个字就常常被万达方面和王健林本人提及。1月14日,在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宣布,万达商业2020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搞重资产,全部为轻资产。
王健林还打趣道,万达商业不再是地产企业,所以我好几次建议,是不是在2017年底或2018年把商业地产名字改了得了,叫商业投资管理服务集团,别再当地产商了。
请教,房地产企业香港上市问题
第一、自从2004年收购条例实施以来,现在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很难。现在收购香港上市实际要符合首发的上市条件,如果是收购主板的上市公司,则要符合主板的上市条件;如果收购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则要符合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所以,买壳上市的很少,当然也有成功的,但联交所会提出很多问题。第二、如果境内公司也是房地产上市公司,然后去收购香港房地产上市公司,而且该香港上市公司在境内也有房地产企业,那肯定会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则需要详细解释。第三、香港上市的非房地产行业壳即使股价很低,但壳的价格照样很高,有些达到20亿港币。
万科在深圳和香港上市股权怎么分
10月13日晚,香港上市公司绿景(中国)地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绿景中国地产)发布公告称,已与万科的全资附属公司Wkland Investments V Limited订立认购协议,后者同意以每股
2.2港元的价格认购其3亿股新股,总价约为
6.6亿港元(约合
5.4亿元人民币),每股收购价格较13日绿景中国地产收市价折让约12.35%。在选择创业平台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一些,尽量选择规模比较大一点的平台,比如像腾讯众创空间这种,可信度会高一点。
此次认购股份占绿景中国地产现有已发行股本约21.67%,待配售完成之后,万科实际持有绿景中国地产扩大后股本的17.81%,为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黄康境仍持有绿景中国地产60.02%的股份,其余股份由公众股东持有。
公告透露,万科方面承诺股份认购完成日期一年内,其将不会处置、出售或以其他方式转让该股份,亦不会将认购股份作出押记、质押等。此次交易并不是万科第一次入股房企,早在2006年,万科即成功并购浙江南都地产;万科也曾在2012年并购香港上市公司南联地产,试图借壳上市;去年,万科亦与深圳地铁集团就多个开发项目进行入股。
“加强合作”是目前地产行业的大趋势,今年5月,万科与万达[微博]的战略合作更是赚足了眼球。不过,目前双方仍未公开首批合作项目,仅有部分地方公司进行了项目营销方面的合作。
对于此次万科直接入股绿景中国地产,第一太平戴维斯投资部董事吴睿认为,未来双方存在合作的基础。一方面,绿景中国地产的社区商业品牌与项目开发能力,让这宗股权投资具有价值前景;另一方面,绿景中国地产在深圳的大量旧改储备项目,对于缺地的万科来说具有吸引力。
绿景中国地产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此前发布的资产收购事项以及公司一般运营资金。此前,绿景中国地产“借壳”上市后注入的资产——全资子公司城隆控股,向控股股东黄康境收购其拥有的绿景控股(20.870, -0.45, -2.11%)有限公司(下称绿景控股)全部股份,代价高达137.85亿元。
黄康境曾是深圳地产十大贡献力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广东省人大代表。他于1995年创立了绿景控股,专注于发展深圳及珠江三角洲之城市精品住宅、社区型生活时尚购物中心及城市综合用途物业。
冷热水龙头怎么拆卸图解法
仅在11月,央企华侨城就接连出让深圳、重庆、北京三个地产项目,总价近80亿元。这不是个例。据不完全统计,11月份,招商蛇口、中国航空、中国中铁、中国海运等11家房企密集出售资产,其中央企或国企9家,出售标的总金额达560亿元。在分析人士看来,房企在年底频繁抛售房地产资产。一方面是迫于房地产调控压力,减负回笼资金。另一方面是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实现资产结构和投资布局的优化。据克而瑞房地产研究中心统计,11月份,涉及资产出售的房企共有11家,共出售项目15个,资产总额达560亿元。其中,央企7家,国企2家,民企1家,港资企业1家。从金额来看,仅长江实业就以40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36.86亿元)出售香港中环中心75%权益,占比60%。从单个公司来看,央企华侨城出售资产的动作最为密集。三起上市转让资产包括:5.04亿元出售深圳南山11栋别墅、13.95亿元转让重庆公司51%股权、56.8亿元转让北京丰台王迪项目51%股权。其中,重庆华侨城土地项目包括两个地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两家上市公司,AVIC房地产和AVIC国际控股,在11月都有抛售行为。其中,AVIC地产以10.64亿元出售中国航空城地产(上海)100%股权,AVIC国际控股出售中航万科有限公司60%股权,此外,中国金茂以59.98亿元上市转让上海星港国际中心综合体50%股权和丽江紫荆旅游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招商蛇口挂牌转让镇江南山创意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60%股权及
1.36亿元债权,挂牌价格
1.6亿元;中铁置业以13.73亿元的价格挂牌转让苏州地产30%股权和13.67亿债权;中海地产转让北京世纪顺龙房地产公司100%股权和债权。今年以来,房企股权转让频繁,涉及的项目大多处于亏损或高负债状态。据观察,11月销售的15个房地产项目中,有10个处于高负债或亏损状态。如华侨城转让的丰台王迪项目,截至10月底,项目公司资产合计95.56亿元,负债达到98.32亿元;首家出售100%股权的四川首创远大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6560万元。截至2017年9月30日,其总资产为
5.77亿元,总负债为
5.79亿元。柯睿房地产研究中心分析师表示,随着房地产领域宏观调控的深入,市场交易持续降温,房企回款难度加大。此外,融资政策一直偏紧,影响了房企的资金来源,大大增加了减轻房企负担和压力的需求,大部分主流房企开始主动降低负债率,股权融资需求明显增加。年底冲刺业绩也是重要原因。另外,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出售一些不符合企业战略发展或者不在企业战略覆盖的城市的资产,达到调整业务结构和布局的目的。
别墅大师为你提供当地建房政策,建房图纸,别墅设计图纸;
别墅外观效果图服务,千款爆红图纸任你选:
上实发展的概念内容
(1)增发概念:2009年11月3日公告,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亿股。此次发行价格不低于14.43元/股,募集资金净额预计将不超过42亿元,拟用于青岛国际啤酒城、上实朱家角特色居住区、湖州?上实假日酒店、湖州?上实湖峻花园四个地产项目。
(2)股权转让:2010年8月17日,公司控股股东上海上实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将持有的上实发展63.65%的股权转让给同一实际控制人(上实集团)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上实控股,后者将成为上实发展控股股东。上实发展63.65%的股权共计
6.9亿股,转让价格确定为
7.44元/股,转让价款合计51.3亿元。上实控股将通过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以现金方式支付转让价款。上实发展称,股权转让完成后,上实发展将作为上实集团房地产业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3)股权收购:2010年1月15日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以全资子公司上海上实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收购主体,收购中国房地产机会(浦东)有限公司所持青岛上实瑞欧置业有限公司50%股权,收购价格为37,600万元;同意公司以全资子公司上实城发为收购主体,收购上海上实所持上实瑞欧45%股权,收购价格为33,840万元。
(4)经营革新:公司定位为房地产产业资源集成商,运筹、组合各种资源,以房产、地产、金融、科技四轮驱动;一手抓房地产开发,一手抓金融创新,通过资产经营、资本积聚,探索融资渠道多元化、克服房地产企业单纯依赖银行贷款的通病;实现国内外组合联动,将公司创建成一个学习型、知识型、研究型企业。
(5)世博概念:公司曾拥有大量位于城市中心地段的土地。随着世博会召开的临近,浦江开发力度也越来越大,大量厂房需要搬迁,这使处于浦江岸边的公司受益匪浅,公司拥有的土地增值潜力巨大
(6)外资合作概念:公司与美国柯罗尼资本集团合资设立的扬子基金目前规模在2亿美元左右,运作年限为7年,重点投资方向是收购中国以房地产及房地产相关项目为主的具有升值潜力的资产、项目和企业。(美国柯罗尼资本集团是美国跨国投资购并基金,专门投资、收购具有升值潜力的项目、资产和企业,在全球的投资基金达到140亿美元)。
(7)拓展海外市场:公司协同上实集团、百联集团、锦江国际等一起组建上海海外联合投资公司,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市进行大型综合社区“波罗的海新城“的投资与开发。该公司注册资本
7.5亿元,其中公司出资
1.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20%,该项目于06年4月启动,总建筑面积将达18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为13.46亿美元,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07年年报显示,首幢建筑——商务中心顺利落成并投入使用,住宅、商业大面积启动。建筑面积达31万平方米的首批住宅39-1和38-1两大住宅项目争取于08年底完成结构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