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推出CTC计划?
环顾区内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总部经济发展,可以感受到近年来香港的竞争优势明显削弱,受到新加坡、上海的内外夹击。目前,新加坡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4200家,香港为1400家,上海为550家。
香港统计处每年都会对跨国公司驻港总部及办事处进行调查,列出影响跨国公司选择地区总部的因素,包括税赋因素、资讯自由度、政治及法制、人才因素、资金自由流动、地理位置、营商成本、宜居因素等。香港除营商成本(租金、员工工资)及宜居因素(居住环境及国际学校)外,似乎其他因素都能得分。
作为自由港,香港对绝大多数进口货物不征收关税,亦不设增值税、营业税等间接税,企业直接负担的只有16.5%利得税,属于全球最低水平(新加坡为17%)。另外,个人利得税标准税率为15%(0至17%累进),同样为全球最低(新加坡为0至20%累进)。因此,税赋因素就成为了香港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最重要的优势之一。(相关阅读:注册香港公司指南)
然而,若论税制的灵活性,新加坡更胜一筹。新加坡通过调整税收优惠,达到某些具体的政策目标,某些领域的差别性税率已优于香港。
例如,为鼓励跨国公司将国际或地区总部设在新加坡,推出国际/区域总部计划,让满足基本要求的企业来自海外的利润享受15%的优惠税率;为鼓励跨国公司设立企业财资中心,推出金融与资金管理中心税务优惠,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可享受10%优惠所得税税率,并可豁免缴纳利息预提税。(相关阅读:注册新加坡公司)
因此,如果香港固步自封,有可能让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转到新加坡。此次香港税务修订是有针对性的调整,对跨国公司来说亦很实惠。
二、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现况
上世纪80年代后,香港担当着内地主要转口港的角色,金融业及专业服务业也得以快速成长,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及生产性服务基地,香港总部经济因运而生。根据香港统计处调查,现有地区总部中,“进出口贸易、批发及零售业”以及“运输、仓库及速递服务业”两大行业合计占了59%,而“金融及银行业”以及“专业、商用及教育服务业”合计占了29%。两者相加接近九成。
由于香港制造业已转移珠三角,地区总部中制造业占比不到4%。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主要是在流通环节,承担采购及贸易功能,比如采购、运输、流物、配送、贸易及销售,同时亦负责贸易结算、贸易融资及为内地投资项目筹集资金。几十年来,香港产业结构趋于单一化,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分离,对总部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令地区总部功能亦较为单一化。
新加坡同样发展转口贸易、金融业及专业服务业,但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制造业基础及研发能力都强于香港。新加坡政府采取有导向的产业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世界级的电子通讯、资讯及生物医药类跨国公司在当地设立地区甚至全球总部,管理区域运筹、研发创新、供应链运营、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及共享服务等价值链活动。新加坡总部经济功能较完整,成为世界级R
第二、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采购及贸易功能为主的地区总部较适合发展成为CTC,主要因为流通环节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部分,集中了跨国公司物流及资金流的主要部分。迄今,除少数大型物流公司外,香港贸易型地区总部CTC都尚未启动,挖掘空间很大。现有从事贸易、批发及零售行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地区及本地办事处近3500家,理论上都有需求;
第三、国有及民营企业。多年来,驻港中资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拓展海外业务的主力军,约有3200家在册中资企业,总资产达14万亿元,其中总资产在1000亿港元以上的大型中资企业有二三十家。(相关阅读:注册香港公司利弊分析)
部分企业已全面提升内部财务管理,与中资银行合作建立本地、全球及跨境现金管理,取得明显效果,带动更多企业探讨CTC可行性。
相比之下,近年来内地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更能成为香港CTC源源不绝的客户基础。已在香港上市的H股及红筹股共有383家(2015年),(香港上市攻略指引)由于国有及民营企业仍处于“走出来”初期,随着业务扩张及管理方式日趋成熟,未来对CTC的需求十分庞大。
来源:大公财经 (本文作者为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 应坚)
如果您喜欢本文可将网址: http://www.hkgcr.com/zixunzhongxin/1822.html